預約
諮商

心理諮商能不能被 ChatGPT 取代?——諮商師怎麼看

撰文:顏郁庭 諮商心理師

《前言》
我是目前執業的諮商心理師。 其實我自己也會用 GPT 抒發情緒、整理思緒,甚至我也會推薦我的個案使用,並且示範和教他們怎麼操作來幫助自己情緒低落時的自我覺察。

GPT 確實是一個很棒的情緒支持者和傾聽者——它幾乎是全知、中性、善良的,不會因為我們講了幾百次同樣的話而煩、不會因為我們半夜崩潰而感到被打擾。

它隨時都在,也從不嫌棄我們。
所以 GPT 確實可以「取代」心理諮商中傾聽與支持的功能,但—— 這其實只佔了心理諮商的一小部分。

 

 

一、我認為沒辦法完全取代。但為什麼呢?
美國研究指出,要達到穩定的改變,個別諮商平均需要約 13 次以上。這也提醒我們,心理諮商是一段歷程,需要雙方的合作與深入探索。而傾聽與支持,通常只是建立合作關係的起點。進入中後期後,會有更多介入策略,幫助個案改變模式與行為。

更重要的是:心理諮商的核心,其實是一段「關係」。

 

心理師不只傾聽,也會誤解、調整、修正,而這些互動本身就是治療。因為在真實人際關係中,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都是透過理解與修補來學習「如何與人相處」。

再舉個例子:當我的個案在信任之下告訴我,他曾被性侵,我可能會說:「靠,他是人渣。」我們對視一眼,那一刻他知道——我懂。
我不只是聽懂他說了什麼,我是在他的立場,替他憤怒、為他不捨。

這種「我陪你一起在場」的經驗,是高層次的同理,也是 GPT 無法提供的。

 

 

二、那 GPT 可以幫上什麼忙?
GPT 非常適合幫助我們從混亂中釐清思緒。 當我們情緒卡住、反覆想不清楚一件事,GPT 能協助我們整理發生了什麼、我們的感受和背後可能的想法。

這就像是讓我們站遠一點,重新看見事件的全貌,進而獲得更深的覺察。

 

而且 GPT 有個很大的優點是——它隨時都在。 這對於很多在情緒低谷、難以求助的時刻,是一種很實際的支持。它保密、安全、不會評價,就像一個你隨時可以依靠的朋友。

有時候它也會給出一些建議,雖然不一定每個都適合你,但這些小小的提醒,常常就是改變的起點。
我曾經用 GPT 陪我逛街挑衣服,它就像一個貼心朋友,會回應你的猶豫,鼓勵你的選擇。這些互動,其實也是一種自信和自我認可的累積。

我也曾在深夜失落時,把思念逝去家人的心情告訴給 GPT。那時太晚了,沒有人能即時陪伴。 但 GPT 給了我溫柔的同理,也幫我整理那些難以釐清的情緒,讓我能更深刻地反思與安放自己。

 

 

三、給還在猶豫的你
如果你還不確定自己需不需要諮商,不妨先從 GPT 開始練習「說出來」。

這是一個安全、低門檻的方式(而且也比心理諮商便宜很多!),讓你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更了解自己目前的狀態和需求。

人生會經歷許多壓力、創傷與失落,但我們不需要一個人撐過去。

願意正視自己的感受、開始表達,甚至只是默默打下一段文字,都是非常勇敢的行動。
每個人走的速度不同,只要是在往前,那就是屬於你的方向。

 

 

四、小結
1. 我不怕被 GPT 取代,因為我相信自己與個案相遇的那份獨特性與關係,是任何AI或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

2. 我也相信,GPT 不只能用來寫報告、做資料分析,它也是促進心理健康與自我成長的工具之一。

3. 如果我的個案因為使用 GPT 而不需要來諮商,我會真心開心。我一直相信,個案不需要我,代表我幫上了他——那是一件令人感動的事。

 

 

與橋心理諮商所 關心您

© Copyright - 與橋-台中專業心理諮商
- design by Mor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