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樣做,新手父母從離婚邊緣找到走下去的路
撰文:陳敬堯 諮商心理師
「我覺得我們真的走不下去了,兩個人有了小孩後交集越來越少」太太無奈的說。坐在旁邊的先生沈默不語,太太便忍不住的繼續說:「諮商師,你看這就是我說的!以前他不是這樣的,再這樣下去我真的不知道這婚還要不要!」
剛來諮商的伴侶們,雖然一起來了,卻時常互相指責、不然就是不太說話互不溝通。在追溯兩人剛在一起時的情形,其實這些狀況都不太會發生;再進一步詢問目前這樣的狀況持續多久時,有些伴侶會說當孩子出生之後,一切就急轉直下。
不少人覺得婚後會幸福快樂的下去,而孩子是夫妻幸福的結晶,生活應該會充滿幸福感,但實際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似乎不見得如此。一篇國外研究邀請美國與法國的媽媽們每日彙報一天的生活事件以及自己心情,發現照顧小孩時媽媽們比較不快樂。其他研究也都發現夫妻的幸福感、關係滿意度都要到小孩逐漸成年離家後才會回升。
生育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許多父母可能長達一兩年都沒辦法睡過夜,其他照顧、生活的日常更可能讓伴侶關係充滿考驗。新手爸媽們也許可以嘗試這幾件事,讓養育孩子的歷程不讓關係分崩離析:
- 寬容自己寬容彼此—照顧小孩本來就是件不容易的事
許多新手父母對於照顧孩子都抱持著「歡喜做甘願受」的態度,不允許自己、伴侶對照顧的過程有任何埋怨;這樣的態度雖崇高,但真的很難。容許自己或伴侶在照顧的過程感到挫折、疲憊與生氣;不站在道德高位去責備,而是互相加油打氣真的很重要。
- 坦然面對你們的關係開始有了轉換
結婚生了孩子之後,伴侶們不再只是顧好自己與彼此就好,甜蜜的愛情逐漸轉成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過生活」成為此時最重要的事。這樣轉換的過程其實不太容易,雙方的不滿很容易讓彼此感覺到「回不去過往」或「現在的關係好陌生。」
- 別被「父權」綁架
即使到了2024的台灣,許多家庭都還是由媽媽作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即使是雙薪家庭也是如此。我時常在聊解伴侶時詢問「媽媽這角色什麼時候可以下班?」、「爸爸什麼時候在照顧孩子上變成『幫忙的角色』?」而大多數伴侶們真從沒這樣想過。
其實絕大多數來談的伴侶們都相當在意彼此與孩子,所以認真的爸爸沿著以前學習到「要提供家庭好的經濟資源」而拼命工作;認真的媽媽為了體恤伴侶的辛苦而一肩扛起照顧小孩與家庭的角色。只是很多時候伴侶們彼此都沒認真地聊過,這是彼此想望的關係,還是只是因為大家都這樣?
- 適時打卡下班當當小情侶
關係是得經營的,有些伴侶太認真當爸媽,都忘了留點時間給彼此,做做以前只有兩人會做的事、分享彼此的生活;久而久之,兩人雖然很懂的做孩子的爸媽,但心裡的距離卻越來越遠。
成家生子是一件非常珍貴且不容易的事,夫妻關係也得因為孩子的出世得做出調整與改變,別讓這個關係中的關卡成為兩人跨不過去的坎。
與橋 心理諮商所 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