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諮商
Team Member
Team Member
Team Member
Team Member
Team Member

與橋團隊

Team

諮商心理師/所長

陳敬堯

諮心字第005130

知心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專任諮商心理師

臺中市政府勞工局110年推動企業與勞工心理照護促進方案/特約諮商心理師

臺中市政府家暴防治中心/特約諮商心理師

國防部「國軍心理衛生工作鏈結民間輔導資源計畫」(國防部EAP計畫) /特約諮商心理師

張老師基金會/義務張老師

加州州立大學佛雷斯諾校區/全英文實習心理師

台灣基地協會/合作心理師

明道大學諮商暨生活輔導中心/兼任心理師

亞洲大學諮商輔導中心/兼任心理師

國立仁愛高級農業職業學校輔導室/兼任心理師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5130號)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碩士

加州州立大學佛雷斯諾校區 校園諮商與行政研究所 碩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結構學派家族/伴侶治療訓練

工作取向:女性主義、社會正義取向心理諮商

自我探索與成長:

「為什麼我一直遇到這類的事?」協助梳理、統整自身,以更澄明的眼光看待自己與人生。

情緒與壓力調適:

真的是「只要我更理智一點」、「再忍忍」就好嗎?這過程的苦有人看見與珍惜嗎?先能疼惜自己,再好好的說調適。

情感議題&伴侶諮商:

「只要他不再這樣做我們之間就沒事了!」但其實,感情一直都是雙人互動的舞蹈,協助伴侶們一同跨過感情的坎。

LGBT&性別議題:

身為少數族群被排擠、被邊緣化的經驗需要理解的眼光;如何應對強勢主流文化、如何在逆境中成為自己都是工作重點。

非單一伴侶關係議題(開放式/多重伴侶/交換伴侶關係):

一種米養百種人,但親密關係的形式卻只有一種。心裡有些念想卻充滿疑惑、想與伴侶打開關係卻不知如何說起?在諮商中我們來好好的談。

人際議題:

「我真不知道怎麼好好的跟別人相處…」探尋與他人互動時的模式,並破除舊有不適用的方法,找到新的可能性。

親子關係&家族治療:

「我跟爸媽/孩子之間是相愛相殺。」這些真誠的愛卻變成彼此的壓力,真是最遺憾的事。在諮商中也許能找到好好愛與被愛的新方法。

英文諮商:

跨國伴侶、跨文化婚姻本來就有不少關卡要跨,除了兩人的愛還需要很多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相當隱微卻又無所不在的議題可能是處理重點。

很多時候,前來諮商的人們帶著滿身傷,而且受盡委屈,卻還得努力的改變現況。與大眾輿論相反的是,我有幸一起工作過的案主們是既勇敢也認真,卻因成為了家庭裡、伴侶間、工作中、社會上的代罪羔羊,坐在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位置而難以動彈。

這有好多的委屈與不平,長期在這樣的位置是會讓人生病的。而我想好好聽你內心的抑鬱及憂傷,以及溫柔與勇敢,在你面對那些困難及苦痛時,不是一個人。

諮商心理師

楊靜芳

諮心字第004479號/內授中社字第0990702686號

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臺中科技大學護理系/兼任助理教授

橋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

臺中市政府家暴防治中心/特約諮商心理師

南台中家扶中心/特約諮商心理師

北台中家扶中心/特約諮商心理師

善牧基金會/特約心理師

微光社會福利協會/特約心理師

切膚之愛基金會/特約心理師

彰化縣啟智協會/特約心理師

暨南國際大學學生諮商中心/兼任諮商員

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諮商員

聖母聖心啟智中心/社工督導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4479號)

社會工作師專技高考及格(內授中社字第0990702686號)

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畢業

憂鬱

焦慮

情緒困擾

人際關係

自我探索

生涯發展

遊戲治療

伴侶諮商

這是一段自我梳理的過程,讓困頓的心得到澄透清明。

諮商心理師

簡廷燁

諮心字第005682

與橋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兒少安置機構-陳綢兒少家園/生活輔導員

CRC創新方案:一對一性教育晤談/主責心理師

臺中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特約心理師

臺中市生命線協會/合作心理師

臺中市龍眼林基金會/合作心理師

南投縣政府強親方案/合作心理師

南投縣地方法院兒少親職工作/合作心理師

南投縣愚人之友基金會/合作心理師

南投縣地檢署榮譽觀護人/外聘督導

中國醫藥大學/全職實習心理師

臺中十方啟能教養院/外聘性平講師

海巡署第六三大隊/心輔士官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5682號)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

臺灣性教育學會/性教育完訓講師

工作取向:人際歷程取向、關係取向

兒少安置議題 & 童年逆境經驗(ACEs)

親職教養 & CRC(國際兒童權利公約)

人際關係

情緒議題

親密關係、性議題、BDSM者

自我探索

家事商談

台語諮商

諮商旅程是一段很真實的關係互動,在這個旅程裡,我們可以很自在的分享各種酸甜苦辣、共同欣賞風景、聆聽多元聲音,也會一起感受生活、理解情緒及討論想法。

我深信每個靈魂都值得被好好對待,也認為心理學來自於對人的理解,希冀能落實在生活的每個角落,運用各種生活題材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喜歡精彩,也喜歡平凡,期待自己能一直保持開放,欣賞各種可能性。

諮商心理師

張冬寶

諮心字第003688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專任諮商心理師

臺中市政府勞工局110年推動企業與勞工心理照護促進方案/特約諮商心理師

臺中市政府家暴防治中心/特約諮商心理師

大葉大學學生發展輔導組/專任心理師

苗栗「愛、關係與療癒」工作室/講師

苗栗婦女會家庭暴力被害人職涯諮商/合作心理師

苗栗縣私立徐月蘭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心理師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諮商輔導組/實習諮商心理師

高雄市芯耕圓心理諮商所/實習諮商心理師

高雄市兒童諮商中心/實習諮商心理師

張老師基金會/義務張老師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3688號)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 碩士

國小教師證照

臺北市立大學 特殊教育學士

EFT情緒取向伴侶諮商三階受訓結業

情感與伴侶關係:

將婚伴侶、新手爸媽、關係衝突修復、出軌議題

產後心理修復:

產後憂鬱焦慮、產後自我重整與梳理、母職壓力與調適

原生家庭:

童年創傷與失落、原生家庭關係修復、早期經驗修復與整合

情緒與壓力調適:

情緒覺察、情緒梳理與調節、哀傷失落

自我探索:

生命故事的整理與回顧、內在小孩探索與療癒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自己同樣也經歷許多在關係上的衝突、磨合、修復、疏離、自我懷疑與退縮、生涯轉換、新手媽媽產後憂鬱和家庭育兒與工作平衡的考驗。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都努力在經營與兼顧各種外在關係,來了解自己是什麼與能要到甚麼,以獲得一種安全感,但往往我們最容易忽略與自己的關係,進而模糊了人我之間界線,而受苦於關係,有時我們奮力向外索討,以證明自己值得被愛,但自己卻早已消耗殆盡,只是若不繼續追討,好像自己的心就無所安放。

透過諮商給自己一個空間,好好安放住自己的心,過程中能安全地「訴說」與「梳理」並從中「覺察」到生活中長期累積的情緒感受與慣性的行為模式,從中更加了解自己,擁抱在每個當下努力的自己,允許與內心不那麼被認可的情緒同在,接納內在原有的生命能量,不用成為一位完美的人,只願我們能好好成為真實與如期所是的自己。

諮商心理師

陳郁文

諮心字第005087號

曾任彰化縣諮商心理師公會/第六屆總幹事

現任彰化縣諮商心理師公會第/七屆理事心理師

彰化市大休息心理諮商所/專任諮商心理師

台中勵馨基金會蒲公英諮商輔導中心、彰化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

台中家防中心、南家扶中心、伊甸基金會、世界展望會、善牧基金會、彰化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合作心理師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5087號)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系 學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輔導與諮商碩士

心理動力、人際歷程取向心理治療

情緒取向夫妻/伴侶諮商(EFT)初階完訓

工作取向:心理動力、人際歷程取向心理治療

情緒與壓力調適:

情緒與壓力有時難以被我們覺察,往往會透過身體化的方式展現,例如頭痛、睡不好、胸悶或緊張,但不論是什麼情緒或展現,這些都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及訊息,引領我們去理解到底自己與他人間發生什麼事情或感受,在這些感受被好好理解的過程中,或許有些體驗已然開始不同。

人際與情感議題:

有時候可能覺得好像在情感、友誼等人際互動中有些相似、一致且長期的模式在重複,導致不想要的結果或感受發生,此時或許是一個機會,一起去了解到底何以這些模式在你身上會被形塑而成,而這些又如何在影響你與他人的互動經驗。

原生家庭與自我探索:

早年經驗中,包含原生家庭互動經驗、被主要照顧者照料的經驗以及早年的成長經驗,這些經驗難以避免地形塑了我們如何看待他人、世界的方式及與之互動的經驗,透過早年經驗的探索,可以更瞭解自身現在的種種處境、感受與想法,促成自己更想要或覺得更合適的決定。

多元文化與性別議題:

現代雖對多元性別與文化有更多的認識與肯認,但或許有些隱微的,自己或他人看待自身少數族群身份的想法,有時可能會影響實際與他人、社會互動時,或許難以訴說的感受或是難以覺察的想法包裹在自己與他人相處的經驗中,可以給這些想法或感受一個被傾聽的機會,看看這些是如何影響對自我或他人的互動跟看法。

青少年心理諮商:

有時主要照顧者對青少年孩子有些成長的期待,不懂孩子在想什麼,想談也不知道怎麼談,想好好跟孩子溝通有時卻不那麼順利,但對於孩子來說,有些難以思考、覺察跟表達的心情梗在心頭,想說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又很難調適自身心情或人際關係。此時可以透過青少年諮商及親職諮詢,協助青年自我瞭解,也協助主要照顧者跟青年間的彼此溝通。

兒童遊戲治療:

有時候兒童可能在日常生活或與他人相處的經驗中有些感覺累積,但兒童的發展階段難以支撐他們表達跟消化這些感覺,不舒服的經驗與感受幻化成生活中的行為跟展現。透過玩具、遊戲治療的語言去瞭解兒童,幫助兒童自我認識、調適情緒、安適成長,也透過親職諮詢,讓主要照顧者更瞭解兒童的狀態,更知道如何與兒童營造舒適的相處。

家長親職諮詢:

有時候對孩子有些期待,但往往親子互動中有很多難以預期的狀況發生,希望跟孩子好好溝通、想多了解孩子,但就不知道親子關係中哪裡卡住了,心中也有許多壓力跟複雜的感受。有時候跟孩子的親子互動中,往往受到自己早年經驗或原生家庭經驗的影響,透過諮詢一方面可以客觀理解孩子目前發展階段合理展現的樣態,另一方面也可以多瞭解自己與孩子互動中的模式、期待、感受與想法,理解這些會如何再影響親子互動,進而協助親子有更親近、舒適的互動。

早年與他人相處的經驗,形塑了我們未來跟朋友、伴侶、家人、親子,甚至是寵物種種關係的互動方式,或許你覺得有些自己跟他人發生的關係模式正在重複、或許你覺得卡在一個無以名狀的生命困境或感受中,或許你覺得沒人可以理解或接納…而在心理諮商中,一個安全、穩定的時間及空間將被努力營造出來,讓這些日常生活中或大或小的經驗,有一個表達或訴說的機會,各種感受與聲音都將盡可能地被聽見、被理解、被接納、被思考,最後將這些不同的理解或感受回歸生活經驗中,有意識或下意識地開展一點一滴的不同。

諮商心理師

顏郁庭

諮心字第005367

知心心理諮商所/專任諮商心理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心理諮商中心/專任諮商心理師

中原大學 諮商中心/全職實習諮商心理師

彰化醫院 精神科/兼職實習諮商心理師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方案輔導員

社團法人台灣海星少年關懷協會/方案輔導員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5367號)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碩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結構學派家族/伴侶治療訓練

原生家庭議題:

嬰兒呱呱墜地開始,原生家庭間的互動和相處溝通就成為我們亙古以來的重要基礎,我們可能會在原生家庭中獲得滋養,但同時也有可能受到傷害,諮商會談的過程,是挪出一個空間讓我們有機會好好整理自己和原生家庭間的關係,理解自己是如何被影響、如何影響家人。

伴侶/夫妻關係(家事分工/生活習慣/婚前諮商/夫家或婆家關係):

伴侶關係自古至今有太多的故事和期待,然而很多時候走入一段關係,熱戀期過後開始磨合,我們才發現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從來沒有被寫在童話故事裡。透過諮商,我們或許有個機會好好與重要的另一半討論,我們之間該怎麼辦、能否重新看見彼此的需求和期待。

同志/同志父母出櫃(父母面對同志小孩出櫃/同志小孩向父母出櫃):

孩子出櫃很多時候等於父母入櫃,出櫃與出櫃者雙方都在面臨一個重要的議題是:「出櫃後我的家還能一樣嗎?」出櫃過程中多數是艱辛且戰戰兢兢的,無論是同志或是同志父母,都該有重新回家的機會。

親子關係(親子溝通/家庭成員身心適應議題):

親子關係從小育兒該用愛的教育還是鐵血教育,長大至青少年學校學系選擇、生涯發展,甚至到孩子即將離家、成家立業、孩子照顧自己,每個過程都是難以重來也影響甚遠。親子關係的諮商,是我們共同學習如何因應成長和衰老,學習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依然能有界限的成為彼此的依靠。

關係失落(分手/婚內失戀/離婚諮商/喪親/毛小孩離世):

生離死別,是我們人生中不可迴避,甚至不知如何準備起的主題,儘管痛苦和難受,但同樣也是重要的歷程,希望能有這樣的機會,讓我接近您生命的痛苦本身,一同梳理和經驗這段路。

自我探索(性別/性傾向/情緒壓力調適/個人內在深度理解):

這是一個「我是誰?」的大哉問,或許我們都曾經迷惘和徬徨過,認為自己也不知道該說甚麼了,因此我們可以藉由深度的個人內在經驗,我們有機會重新看見我自己。

人際關係(學校同儕/職場同事/主管下屬關係):

在各式各樣的關係中,我們常會戴著不同的面具以因應不同的人際場合,但有些時候這些面具可能也會有不夠用的時候,在一對一的諮商中,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人際技巧,拓展我們在關係中更豐富的樣貌。

「人真的很複雜也很難懂呢」我想我們都身處在一個複雜且競爭的關係中,每天、每天,我們都在學習如何從關係中看見自己、成為自己。我們很多時候有很多小劇場、小困擾、小厭世,有時候莫名就難過、生氣,地雷被踩到;有時候也要努力地笑著,彷彿自己沒有煩躁、彷彿自己這樣才有機會被愛。

諮商可能就是這樣一個向下沉或努力往上游的契機下開啟的旅途,旅行路上我們可能還是會有徬徨和「我好像也沒辦法改變啊」的無奈,心理師的工作就是協助受困的人可以重新理解自己和我們在乎的關係、環境怎麼了?

而若是環境真的糟透了,我也會一起站起來,改變這樣長期壓迫的社會環境。

我始終相信,每個人都值得好好被對待,不該是我要更好、更善良、更好看才能擁有愛。這次無論你是怎麼樣的你,都希望你能不要把自己丟下,讓我們一起走段路,然後綻放成你想要的樣子吧!

諮商心理師

賴珮柔

諮心字第003103號

逢甲大學、僑光科技大學/英語諮商心理師

僑光科技大學/諮商督導

晴朗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

諮商督導證書(台輔諮督字證第108032 號)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3103號)

國民小學教師證書加註輔導專長(小字檢第 9901744 號)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博士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學士

憂鬱焦慮等情緒議題

職涯發展與職場適應

兒童及青少年輔導諮商

外語諮商

多元文化諮商

表達性藝術治療

沙盤遊戲治療

自我成長

生命意義與生死議題

後現代優勢本位諮商與督導

我相信人有成長的潛能,每個人都是你生命故事的主角,每一次的挫折都是故事中最揪心的片段。透過諮商裡的支持和引導,我們將一起聚焦個人亮點,實現理想自我,提升幸福感,在人生舞台上展現屬於你的最佳劇情。

諮商心理師

張月馨

諮心字第003581號

靜馨心理治療所/諮商心理師

相癒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

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特約諮商心理師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專任諮商心理師

臺中市勞工局員工無憂專線方案/特約諮商心理師

臺中市社會局家內性侵兒少之家庭參與暨親職教方案/特約諮商心理師

臺中市政府家暴防治中心/約聘諮商心理師

國防部「國軍心理衛生工作鏈結民間輔導資源計畫」(國防部EAP計畫)/特約諮商心理師

東海大學/兼任諮商心理師

嶺東科技大學/專任諮商心理師

徽摩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欄諮商心理師

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明倫自殺防治中心/全職實習心理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兼職實習心理師

台南市立大成國中/認輔教師

台南市億載國小/兒童心理輔導員

大專院校與企業單位/心衛活動講師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3581號)

情緒取向(EFT)伴侶/家族治療國際認證專業訓練三階完訓

兒童依附關係創傷治療培訓

系統取向/結構學派家族治療培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諮商心理學組 碩士

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 學士

工作取向:

以心理動力與情緒經驗學派為基礎,結合認知與系統取向的視框,發展出貼近當事人經驗脈絡與諮商期待的折衷取向。

情緒困擾與身心調適:

每個人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考驗與壓力,都會經歷情緒的高低起伏與動盪,然而情緒本身並無好壞之別,它像是我們「內在需求」的指南針,帶領我們探索自己內心深處、真實的狀態與渴望。情緒困擾的出現,則是我們的身體試圖藉由情緒的展現,向我們釋放重要訊號,反映我們的身心正處在失衡的備戰狀態,我將陪伴您一起接觸情緒、探索情緒、梳理情緒,並能好好地與自己的情緒悅納共處。

強迫行為與飲食疾患:

反覆強迫性的行為與情緒性的進食方式,經常也會伴隨著焦慮的感受,以及對於「失去對自我擁有掌控感」的恐懼與害怕,好像我們隨時身處在一個即將失去控制的懼怕中、手足無措。對於物質、酒精、網路的依賴成癮,看似我們能夠減緩無助的失控感,但我們可以更健康的生活著,建立自我價值感與重新感受生命的期待與活力。

創傷失落與自我價值:

當我們遭遇重大創傷的打擊時,自我價值感也將面臨崩壞、混淆與失去,此過程我們會感到自我懷疑、自責檢討,對自己出現許多的批判及否定。此時容易感覺自己是愧疚、懊悔、羞愧的,並且內心彷彿也被抽空了一大塊而難以定義。原本的自己已經無以復在,因為您正經歷的是一場自我的斷裂與重整。我會陪伴您一起走這段艱難的、苦痛的、心酸的重建之路,自我價值可以重新被建立,您可以重新發自內心的認同與肯定自己。

人際關係與家庭議題:

人們都是在關係中長大的,只是有些關係帶來滋養與愛、也有些關係存著貶低與傷害。你可以選擇與創造你想要的人際關係,但我們無法否認自己對關係的需求。人們與原生家庭的關係與連結,形塑了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形成我們對自己的評價與人際依附風格,我們可以從過去的經驗去釐清與找出自己生存下來的遊戲規則,調整不合適的、不足夠、習慣性的反射技能。但別忘了這些過去的經驗一定都在某些時刻刻發揮過它的功能,我會陪您收拾與整理,找到安放之處,感謝有這些經驗才累積成為了今天的自己。

自我傷害與死亡議題:

求助的人並不軟弱,接受幫助的人也並非無能,人心是肉做的,我們有感覺、有思想、會受傷、會失望,當生活中的痛苦與負面情緒佔據且淹沒自己的心智時,我們陷入挫敗無望的情緒漩渦,這不代表您抗壓性太低,而是我們靠自己撐著這一切實在太累太辛苦了。人的本能是趨樂避苦的,對我而言,當人們企圖自我傷害或毀滅,是試圖對生命困境展現求救、想要解除痛苦來源、得不到援助而絕望的行動。同理當事人的遭遇,真誠的關心與情緒支持的陪伴是最好的外在保護因子。

每個願意面對自己的人都是很有勇氣的,每個人也都值得「好好的把自己當一回事」,我相信人的生命經驗都是獨特無二並具有創造力與自癒力的,「Real is better than perfect」,透過諮商讓我們更加認識自己,將生命活得更清晰完整而非無瑕完美,練習接納自己在生命中的每個選擇與安排,無論喜悲好壞,都是生命裡豐盛的經驗與養分。人生本來就難盡如己意,但希望我們可以不慌不忙、從容以對。

諮商心理師

蕭涵君

諮心字第004766

知心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

亞洲大學學務處健康中心諮商輔導組/兼任諮商心理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短期專案兼任諮商心理師

國立中興大學學生事務處健康及諮商中心/全職實習諮商心理師

晴朗心理諮商所/兼職實習諮商心理師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義務「張老師」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4766號)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碩士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學士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小學教師卓越師資班/加註輔導專長

完形治療:

從完形治療的人性觀出發,在諮商中練習覺察真實、尋找可能的選擇、為選擇負責也享受自由。同時也透過體驗及練習,認識並肯定不同面向的自己。

情緒調適:

焦慮、憂鬱、恐懼、憤怒、悲傷、失落等情緒處理及創傷復原,為過往的自己療傷,讓長大後更有能力的自己,能陪著自己度過每一個難受的時刻。

深度自我探索:

深入探索自己的特質、價值觀、文化規條、生活重心、生命意義等等,讓您好好的認識自己如何成為現在的模樣,甚至打破既有的框架,成為更喜歡的自己。

伴侶關係、婚姻關係、開放式關係、家庭關係:
不只討論個人內在,我們也可以從關係著手,讓伴侶/家人一起進到諮商室中,討論雙人/家族系統的互動舞步究竟哪裡卡住了,何以我們深愛彼此卻總是爭執,一起找到攜手前行的方法。

LGBTQIA+族群:

包含自我認同探索、性傾向肯認、出櫃準備、抵擋歧視與汙名化、推動社會倡議等。我由衷相信,在光譜上任何位置的你,都是美麗的。

高中以上青少年發展議題:

學習適應、人際困擾、親密關係、家人相處、對自己和未來感到迷惘和困惑,都可能化為青少年期的煩惱風暴,讓我們透過討論釐清,一起破繭蛻變。

當我們遇到人生難題的時候,往往都會覺得自己「別無選擇」,只能無奈的選擇某個自己不那麼喜歡的選項。但我相信人都是有選擇的,只是我們可能因為習慣、情緒或信念而忽略了某些選項。而諮商能做的事情,就是與您討論所有的可能性,讓您清楚的看見與理解自己的處境、找到自己的力量,讓您成為自己的主人,為自己的生命做選擇。

有時候我們也會覺得「這些我都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啊」,或是內在同時有好多衝突矛盾的想法感受一次爆發,當內在經驗還卡住的時候,真的很容易動彈不得。但完形諮商能做的事情,就是讓您在談話中自然的呈現自我,透過體驗讓卡住的認知與情緒開始流動,重新整合自己,善用自己的每一個特質及能力,讓生命能過得更有彈性,也能夠為自己負責。

最後,我也相信人是與環境相依而活的,若環境中不合理的規條限制了您的選擇,那就是我們該起身改變環境,讓世界變得更多元包容的時候了!

諮商心理師

范植棠

諮心字第004888號

天光心理諮商所/合作心理師

聽聽心理師諮商所/合作心理師

元智大學/兼任心理師

彰化縣衛生局社區諮商/合作心理師

矯正署勵志中學/諮商心理師

僑光科技大學/專任心理師

社團法人苗栗縣生命線協會/專任心理師

臺中就業中心/就業督導員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4888號)

親密關係(伴侶、父母)

情緒議題(憂鬱、焦慮、壓力)

成人過動症、成人亞斯伯格症

生涯議題

深度自我探索

與個案一起走向他心中嚮往的目標,看到想看的風景,而我就陪在身邊,不加以指揮、引導,只是在旁提醒他路上可能會出現的叉路、或是讓人跌倒的窟窿,協助個案往前走,並且讓個案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完成的。

諮商所督導

何美雪

諮心字第001319號

醫院、校園、社福與社區機構之諮商實務逾20年

橋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兼所長

寬和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

桐心理治療所/諮商心理師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台中市學生諮商中心/專輔教師外聘專業督導

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外聘專業督導

台中市向晴家庭福利服務中心/特約諮商心理師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特約諮商心理師

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德幼兒少安置機構/特約諮商心理師

台中市社會局家暴性侵害防治中心/特約諮商心理師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中部分會/遊戲治療外聘督導

法院家事庭之調解委員與程序監理人

台灣沙遊學會專業會員

台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會員

台灣遊戲治療學會遊戲治療督導師認證

結構取向家族治療專業培訓

以分析取向為本但持續在多元理論的學習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學士/碩士/博士

創傷

焦慮

憂鬱

懼學

個別諮商

兒童青少年諮商

遊戲治療

親職諮詢

伴侶家族治療

表達性藝術治療

© Copyright - 與橋-台中專業心理諮商
- design by Morcept